据外国媒体5月22日报道称,法国一名当地政府官员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在与法国当局就在当地建厂的可能性进行谈判。此外,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努力吸引比亚迪在当地建厂。
“目前正在评估在欧洲建设乘用车工厂的可行性,并在寻找合适地点。”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
在此之前,比亚迪就已瞄准了欧洲市场。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今年3月曾表示,“比亚迪正在欧洲寻找新工厂,或收购现有工厂,以便在该地区竞争非常激烈的汽车行业站稳脚跟。”
根据ACEA公布的数据,2022年欧洲纯电动汽车的注册量同比上涨29%至158万辆,是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在今年,欧盟通过了“燃油车禁令”——2035年之后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新车的协议,以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德国在3月与欧盟达成协议,允许在2035年之后销售使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的汽车)。 这意味着,欧洲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继续大幅提高,而更多的车企也正试图借此分得一杯羹。
然而,面对庞大的新能源市场,欧洲的扶持政策正在偏向于本土车企。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法国将改变消费补贴不限制电动汽车进口国家和制造商做法,寻求“更有针对性”的补贴方式,以加强欧洲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生产。马克龙指出,这一措施将支撑欧洲的电动汽车生产,法国政府将为在欧盟境内生产的电池及汽车产品提供资助。
“这是大家希翼带到欧洲层面的一场‘小革命’。”马克龙在讲话中呼吁其他欧洲国家效仿法国的这一做法。
面对欧洲的“地方保护主义”,正在走向海外的中国车企必须改变策略。“中国车企需要在欧洲建厂,并且不断提升欧洲本土供应商的比例,提升本土化程度,来满足欧洲国家的要求。”汽车分析师张翔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除了比亚迪,目前一些中国车企已经开始了在欧洲建厂的行动。去年8月,蔚来汽车宣布将在匈牙利投资建设首个海外换电站工厂。“蔚来登陆欧洲,不是简单地来卖车,而是输出一个完整的智能汽车理念、服务体系。”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蔚来要按照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去构建研发、供应链、产品销售及服务等完整的体系。此外,长安汽车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国际化运营方面,企业将成立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并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地建立区域总部。
“目前中国汽车的出海已不似从前,大家并不是简单地将车型在外海做推广,而是在产品定义阶段就从全球的角度考量。中国车企要持续走出去,实现‘产地销’才是常态。”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俄罗斯建厂,同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总部,并考虑在欧洲其他国家建厂。
尽管从长远来看,在欧洲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是中国车企开拓欧洲市场的必由之路,但在短期,中国车企尚面临诸多问题。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国内车企在欧洲的营销刚刚开始,销量尚不稳定,还有大量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工作要做。在这种情况下,建厂成本的收回难以估算。
此外,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基本上都有较为稳定的供应链,如果到欧洲建厂,需要在当地寻找较为完整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如果配套供应商的零部件出口至欧洲,成本较高。同时,用工成本也是中国车企需要考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