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少将

注册:2004-10-20
发表于 2005-9-7 11:27:00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甚短距离传输(VSR)是一种用于短距离(约300 m~600m)内进行数据传输的光传输技术。它主要应用于网络中的交换机、核心路由器(CR)、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分插复用器(ADM)和波分复用(WDM)终端等不同层次设备之间的互连,具有构建方便、性能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是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技术,成为全光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做简单的先容。

  关键字:甚短距离传输;光互连;并行光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11

1 引言

  甚短距离传输技术是2000年由美国《Telecommunications》杂志评选出的当年电信领域十大热门技术之一。所谓甚短距离是指在电信局内最大连接长度不超过600米(一般不超过300米)的范围,在这一通信距离内,所采用的光连接技术和电接口规范同传统的骨干网传输技术有很大的不同,是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构建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全光通信网络中,由于光接口器件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数量巨大,甚短距离传输技术以其价格低和性能稳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光电子和网络设备制造商的注意,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技术,是全光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AT&T企业统计表明,超过75%的局内互连设备的连接长度在100米之内[1]。甚短距离传输(VSR)就是面向这种目的的光互连技术。2000年末到2001年初,光学网际互联论坛(OIF,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相继通过了VSR的4个标准:VSR4-1.0、VSR4-2.0、VSR4-3.0和VSR4-4.0,并于2002年九月制订了VSR5标准,分别面向STM-64/OC-192 和STM-256/OC-768 的甚短距离传输,标准的推出都是为了降低短距离内光互连的成本,减小所用元器件的体积,并且能够与设备的电接口兼容,进而可以把发射和接收模块置于设备内部,相当于为设备增加了VSR的光接口。在2台具有VSR光接口的设备之间,只需要用具有标准插头的光缆就可以方便的实现互连[1]。

2 VSR并行传输系统在网络体系中的作用

  过去的几年中在带宽需求上有着爆炸性的增长,带动了光互连产业的兴起。因此,在网络载体中将有大量的网络组件已经并将持续被采用。这些系统跨越了OSI通信协议架构的多个层,并且包括IP路由器,MPLS,ATM以及帧中继延迟开关和光交叉连接设备和传输平台比如波分复用系统。此外,典型的网络体系由接入网,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组成。用户通过接入网进入网络体系,在通过城域网到达相应的城域网中心局(CO),也叫做汇接点。每个汇接点和其它的汇接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是通过核心的宽带的广域网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整个体系是由无数个开关和路由器集合而成的,这些开关和路由器再和主开关和路由器相连接,再经过DWDM系统和光交叉连接系统(OXC)。在这个体系里还包括多个宽带宽的链路,连接着主路由器和光传输设备。同时,大多数链路的距离在300m内,这是因为大多数设备都集中在同一个建筑内。但现有的同步光网络系统是按长距离骨干网传输设计的,采用的是比较昂贵的串行光发射和光接收设备。甚短距离并行光传输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仍采用SONET帧接口,并用相对低廉的并行光传输技术来取代昂贵的串行光传输,使网络服务商可以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地解决客户在接入点(POP)内部传送OC-l92(10Gb/s)标准速率的需求。从图1中不难看出VSR在网络体系中的位置[1]。

3 VSR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目前在光互连网络中0C-192接口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接口,下面大家以面向STM-64/OC-192的具有代表性的VSR4-1.0规范为例,先容VSR系统的原理和结构[2]。

  VSR4-1.0采用并行光传输的技术,12路850nm的VCSEL激光器阵列作为光源,在每个传输方向上采用12芯多模光纤带,每路光纤中的信号传输速率达到1.25Gb/s,传输距离超过300米。图2所示为VSR-1双向接口的功能方块图。每个接口由三个主要的组件构成,转换器集成电路(Convert IC),用来完成信号的串并行转换。发射模块Tx由1×12的激光器列阵组成,实现12×1.25 Gb / s的电信号-光信号转换和光输出,接收模块Rx由1×12的探测器列阵组成,完成光信号的接收再还原成初始的电信号。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带状光纤(含12根光纤)相连接,接口部位采用MTP / MPO型连接器。

  为了能够清楚的描述信号在整个系统中的转换和传输过程,大家对这几个主要组件和其它相关器件的工作原理分别进行描述。

  转换器集成电路(Convert IC):

  如图3中所示的信号转换电路(发射部分), 转换器的输入接口是10Gb/s低压差分信号(LVDS)接口。转换之前的数据总线的带宽为622MHz,码的格式为16bit,先按照0~7位、8~15位对其进行分解,分解后的8bit的单位字节置于缓冲器内;下一步进行8b/10b的编码,该编码简单实用,是目前光纤通信中最常用的一种编码,码由8bit译成10bit之后,附加的冗余编码组合可以用来识别更多的信息,增加数据中的高低电平变换(即“1”/“0”变换),帮助实现转换前后的时钟同步,此外还能有助于实现直流平衡,这是因为数据是用电压代表的,信道可能会长时间的停留在正或负的状态,这样信号通路上的交流耦合元件可能会产生直流充电,造成信号的失真。而通过8b/10b的编码,数据码中多余的码位可以用来平衡“1”和“0”的数量,从而避免了直流电荷的积累。编码之后是并行到串行的转换,这是因为经编码后输出的字节是并行的10个比特,而在每根光纤中的信号传输形式为单路的光脉冲,所以需要将并行比特分开后一个个地传输。数据串行化后的速率设定为1.244 Gb/ s±20 ppm,共有12路这样的信号。其中信道1-10用作传输数据信道。为了充分的利用余下的两个信道,同时也为了完善整个系统的功能,用信道11检测各数据信道的传输状态,信道12校验传输信息的准确性。这两个信道实际上起到了对系统自动保护的作用。经过上述一系列的信号处理过程之后,输出的帧信号送到发射模块输入端,然后再转换为光信号传输,从而完成了整个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过程[3]。

  图3中多路信号分离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端工作时钟频率为622MHz的16路数据总线,经过16到10的帧复用后,转换为10路信号。在多路信号分离器中,先将16×622Mb/s的STM-4信号以字节为单位读入到帧寄存器中,再按照先入先出的顺序依次映射入1~10个信道中,帧n的第一个字节A11从信道1传输,后面的字节A12~A110依次映射进2~10信道,A111再回到信道1,依照这样的顺序,直到整个帧的映射完成,再进行第n+1帧的操作,如图4所示:

  保护信道的产生是对10个数据信道进行字节式异或逻辑(XOR)处理产生一个奇偶校验位,通过信道11传输。在接收端对1-10信道进行相同的异或逻辑处理,将计算得到的校验结果与接收到的校验值进行核对,如果一致表明信道传输正常;若出现差异,就说明相应的信道传输失败,于是可在接收端发出指令要求在信道11对丢失的数据进行恢复。

  在VSR4-1.0协议中,采用循环冗余码校验法(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对第1~11路信道进行校验,并将校验结果由信道12传输,信道12也被称为错误检测信道(EDC)。CRC校验实际上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进行错误检测的。在每个信道中以24个字节为单位定义成一个“虚拟数据块”,计算时虚拟数据块作为被除式,校验码(即除式)采用了CCITT CRC16多项式(X16+X12+X5+1),运算后将编码结果(16个比特)顺序放入第12路,共计22个字节,最后的23和24字节由前22个字节再次进行CRC编码生成,如图5所示。

  由于在整个并行传输的过程中,每个信道到达接收模块的时延并不相同,从而产生斜移,因此在每个信道中增加了帧的定界符,可以用来在接收时重新定位——去斜移。每个信道的前三个A1字节均替换填充了特殊的经8B/10B转换的代码字节来形成一个帧的定界符,以便于接收时的信号识别和提取。第一个A1字节用K28.5代码字节代替,第二个A1字节为D3.1或者D21.2字节代替,第三个A1字节为K28.5。其中1~6路和7~12路采用不同的8B/10B编码替换,目的在于能够使接收端自动区分传输光纤带是否出现了对称交叉。如果出现对称交叉,接收端通过相应电路,自动调整使得输出的字节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因此使用中可以不考虑光纤带中存在的对称交叉。这样经过8B/10B编码和帧定界符替换之后的12路信号如图6所示:

  接收部分的信号转换电路与发射部分相近,只是信号的转换步骤要逆向进行, 即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12×1.25 Gb/ s光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并输入到转换器,由于此时每路的电信号是单个比特的传送,先要经过串并行转换成10位字节,再经过8b/10b的编码转换成8位字节,根据每个信道中的定界符对数据重新排列组合,最终聚合成带宽622MHz, 16bit字节长度的数据总线。光发射和接收模块:

  图7为一简单的光发射模块功能原理图,主要由LVDS电平输入装置(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差分信号)、1×12VCSEL列阵、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由转换器端输入的电信号先经过LVDS电平转换,得到的低压差分信号传送到驱动电路部分用来驱动VCSEL二极管发光,然后光发射模块将12路光信号射入由12根光纤组成的带状光纤中,从而完成整个光发射的功能。

  光接收模块的功能如图8所示。光接收模块的主要组成包括光电探测器阵列、前置放大器、增益放大器、信号检测电路以及LVDS信号输出设备。光接收模块的工作流程与光发射模块相反,光信号从光纤阵列传输至光接收模块,经耦合器入射到光电探测器阵列的光敏面上。通过光电探测器阵列的识别和提取,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然后再通过前置放大器和增益放大器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其中的前置放大器主要起到减弱或防止电磁干扰和抑制噪声的作用,最后转换成LVDS电平输出。信号检测电路上附加的输出通道(SD1~SD12)表征着从信道1~12的光输入信号是否正在输入。当在ENSD端置低电平时,检测电路停止工作,被禁用的检测电路也将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有效电平。

4 VSR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15:51 , Processed in 0.14921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