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小白,也不知道在5G时代看LTE协议(甚至是Rel-10)是否还有意义,但因为已经看到一半了,所以决定还是不要半途而废,在这里记录一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很多是胡思乱想……) 将来可能会顺便做几张思维导图帮助记忆LTE协议的设计点
Q1:PCH为何要设计成映射到PDSCH上?为何不给PCH单独开辟一个物理信道?是因为它传输的内容较少/要求简单? Q2:为何SRB0不需要加密和完整性保护,难道是为了RRC重建的快速,所以忽略了安全性? Q3:为何DRB需要进行ROHC?DRB的头很大么?头大小不固定么?难道头大小和数据的长度有关? Q4:CSI既能通过PUCCH又能通过PUSCH传输,那么它选择通过哪条信道传输的根据是什么?对应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Q5: 为何BCCH的SIB需要通过DL-SCH传输?是因为SIB需要HARQ么?为何SIB需要HARQ而MIB不需要?且SIB的HARQ与普通的HARQ该如何区分? Q6:ARQ算是HARQ(快速,出错率不低)的补充,辅助其进一步降低出错率。那么换一个角度来看,若应用场景不需要HARQ这样‘快速’的重传,是否ARQ就可以达到要求?也就是使得ARQ和HARQ都是可选择的? Q7:是否mcs越高阶,传输速率越高? Q8:如果子帧是上下行传输的调度单位,那么为什么还要细分到slot? Q9:为什么会有特殊子帧的存在?就单纯是为了间隔上下行么? Q10:TDD下的上下行帧配比为何那样设计?不同的TDD上下行配比是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劣势啥的么? Q11:协议规定每个CCE由9个REG组成,这个数字为何这样安排呢?一个REG里面有多少个RE又是谁来决定? Q12:在PDCCH的盲检中,对于UE特定的搜索空间Yk定义为Yk=(A*Yk-1)mod L,此处这个Yk数列如何理解?用来隔开不同UE的离散映射? Q13:LTE一共定义了504个不同的PCI,这个‘504’的选定背后有什么原因么? Q14:为何PDSCH传输可以没有PDCCH传输? Q15:UE端的HARQ进程中的NDI值会进行翻转选择,那么这一步骤准确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接收到DCI?还是解码PDSCH后? Q16:两个PSS的结构相同,而两个SSS的结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SSS能在PSS的基础上分辨出前半帧还是后半帧的原因。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SSS来确认呢,还加个PSS干什么,不能只用一个信号直接确认完么?
持续更新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