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切换到宽版

亚星游戏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276|回复: 0

[城域网技术]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与展望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  超级版主

注册:2004-9-281

爱心徽章,06年为希翼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05-1-12 15:17:00 |显示全部楼层


  韦乐平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宽带接入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简要先容其发展状况和主要应用。然后分析了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和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最后着重指出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其中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适合从传统电话网向宽带网转型的过渡期应用;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我国的发展可能跨越APON、BPON和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GEPON开始,乃至很快过渡到GPON阶段。

  关键词 宽带 光纤 接入网

  宽带接入网发展的驱动力

  长期以来,接入网一直是电信网领域中耗资最大、技术变化最慢、成本最敏感、法规影响最大和运行环境最恶劣的老大难领域。当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频繁地更换和应用各种现代新技术时,接入网领域仍然基本维持着原始的模拟技术和窄带接入技术为主的局面。显然,接入网正日益成为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随着核心网迅速向太比特网演进和用户驻地网迅速向吉比特网演进,中间的接入网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化,即向宽带化转型,主要的驱动力有六个方面:

  ·新业务、新收入和新商务模式的需要;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驱动;

  ·有线电视或其他新兴电信企业的竞争压力;

  ·实现全网端到端宽带连接的需要;

  ·政府的管制和政策的影响;

  ·宽带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

  首先, 由于IP和移动业务的分流,传统电信运营商固定网中与话音有关的一切,包括用户数、通话时长和业务收入都在走下坡路。美国2000年后电话主线持续下降,每年减少250万,2003年则比2002年减少了470万线。日本NTT几年内用户线减少了1 000万线。西欧前十位运营商的固网有90%出现了收入负增长局面。显然,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宽带接入及其应用已经成为维系固网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未来。

  第二,近几年来,由于微电子、光电子、App技术、系统技术方面所带来的巨大进步使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且其成本持续不断地下降,在客观上为宽带接入的发展准备了物理条件。

  第三,由于电信市场的全面开放,电信企业已经或即将面临有线电视企业或新兴电信企业在宽带数据和电话业务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保留已有用户,争取新用户,电信企业不得不开始大规模敷设宽带接入网。

  第四,目前核心网正在迅速向太比特网演进,实用化波分复用系统的容量已达1 600Gbit/s。另一方面,用户侧终端的速率也在突飞猛进,低成本千兆比以太网将局域网的速率提高了一个量级,10Gbit/s以太网也已经普遍应用。这种用户接入的宽带化和IP化趋势也反映在普通居民用户群中,从电子邮件到Web浏览乃至视频业务,带宽要求正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增长。然而,面对核心网和用户侧带宽的快速增长,接入网已经成为全网实现端到端宽带连接的最后瓶颈,接入网的宽带化和IP化将成为本世纪初接入网发展的主要大趋势。

  第五,政府的管制和政策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宽带接入的发展,诸如消除法律障碍、放松管制、制定产业鼓励和税收鼓励政策、加速折旧政策等。例如,韩国将发展宽带接入作为国策,大力倡导并给予各种政策倾斜,花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世界上宽带接入发展最快的国家。

  第六,宽带接入网本身及其巨大的业务应用潜力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有可能创造出万亿美金的世界性新市场。

  宽带接入网发展的状况和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其中亚太地区,特别是韩国和日本是发展最迅猛的国家,这与其政府的大力推动政策密不可分。韩国经过了三年的大发展,宽带用户总数突破1 000万,宽带普及率达世界第一,占据家庭的70%,互联网的90%,市场规模达40亿美金。日本政府也通过各种措施(包括eJapan,uJapan等一系列国家项目)大力推进宽带发展,目前宽带用户总数为1 500万,其中FTTH达120万,计划2005年将宽带用户总数提高到3 000万,其中FTTH达到1 000万。美国的宽带接入是以电缆电视和ADSL为主发展的,近来光纤到驻地(FTTP)也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兴趣,成为近期FTTP的主要驱动力。传统电信企业中的Verizon态度最积极,计划在今年敷设100万户。

  我国宽带接入网在近两年发展也十分迅速,据初步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宽带上网用户达1 740万,宽带注册用户达1 010万。2001年到2003年, 我国互联网宽带用户从200万增加到1 740万,年均增长率385%。宽带用户增长率是上网用户增长率的5.7倍, 说明我国宽带用户增长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宽带应用方面,按照美国麦肯锡企业的最新分析,初期的宽带应用主要是高速上网,可以使上网的时间增加约30%。此后,随着业务的大规模拓展,开发新业务成为继续发展的动力。美国RHK在2004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美国前五名的宽带消费是网上赌博、成人节目、游戏、音乐下载和点播电视,具有明显的向消费类倾斜的趋势。韩国宽带发展的成功主要有两大因素,因素之一为政府的大力支撑,包括政策推进,政府资金的支撑。韩国政府拨出15亿美金资助运营商建网,10亿美金低息贷款鼓励建网,开发200美金的低价电脑扶贫以及开放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成功因素之二是丰富的在线应用和内容,教育与游戏结合形成的应用突破,使网民上网时间从每月17小时提高到44小时。

  需要指出,讨论应用驱动需要注意一个基本认识上的误区,即不能寄希翼于人为地事先研究开发出一两项所谓“杀手锏应用”,再推广应用。事实上,从电信发展历史看,当网络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各种应用会自然产生,这也是迈特卡夫定律的威力所在。历史上没有一种技术生来就带着一大堆应用,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互联网,其短信、浏览、网上聊天等关键应用都是在用户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而不是事先刻意设计策划出来的。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优势

  宽带接入网的技术实现手段有多种,包括铜线上的DSL和以太网技术,同轴电缆上的HFC技术,光纤上的各种有源、无源技术和无线上的宽带接入技术等。当前各种宽带接入技术都在发展和应用,就世界范围看,电信企业是以ADSL为主发展的。根据ATM论坛统计,2004年一季度全球已有7 340多万ADSL宽带用户,其他宽带接入技术的数量都不是很大。

  然而,目前的ADSL技术是建立在铜线基础上的宽带接入技术,铜是世界性战略资源,随着国际铜缆价格持续攀升,以铜缆为基础的xDSL线路成本越来越高。其次,作为有源设备,电磁干扰难以避免,维护成本越来越高。最后,随着全网的光纤化进程继续向用户侧延伸,端到端宽带连接的限制越来越集中在接入段。目前ADSL的上行1Mbit/s和下行8Mbit/s的连接速率无法满足高端用户的长远需求。尽管ADSL2和ADSL2+技术有望缓解这一压力,但其速率和传输距离的继续大幅度提高是受限的,不能指望有本质性突破。显然,随着光纤在长途网、城域网乃至接入网主干段的大量应用,逻辑的发展趋势将是继续向接入网的配线段和引入线部分延伸,关键是推进速度有多快,这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需求、竞争的需要、应用的刺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和配套运维系统的开发,等等。我国2008年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这两大事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下面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几种主要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点到点有源光纤接入网

  1.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

  光纤接入网可以粗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所谓有源光接入网以前主要指第二代数字环路载波系统DLC,即综合的数字环路载波系统(IDLC)。随着宽带的发展,DLC也在进一步改进以支撑DSL等宽带接入业务,构筑统一的宽窄带综合接入平台,支撑向FTTC/FTTH的演进,国际上(例如Heavy Reading)将其看作第三代数字环路载波系统或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B-DLC)。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原有IDLC基础上加宽带背板总线,支撑独立DSL接入。另一种是新设计的系统,所有用户接口都是POTS加DSL,而成本几乎没有明显变化,设备往往还集成了VoIP媒体网关,具有H248控制协议和信令,可以由软交换直接控制,适合网络从传统电话网端局向软交换统一控制的宽带网的过渡期应用。

  传统DLC的缺陷是由于低用户密度区DSLAM的敷设缺位或DSL的传输距离和速率限制,只能支撑大约50%的用户。而B-DLC可以增加DSL的可用性,允许在所有有业务需求的地区按需提供DSL业务。B-DLC也是推动接入网灵活点(交接箱处)融合的理想平台,可以按需以用户线为基础逐步实现向软交换的平滑过渡。这种技术在较低DSL密度下是比较经济的解决方案,转折点大约为25%左右。对于大规模高密度DSL敷设,则DSLAM是更理想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种技术作为有源设备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电磁干扰和雷影片响,以及有源设备固有的维护问题,尽管在中近期会有所发展,但不是接入网的长远解决方案。

  2.点到点SDH/MSTP系统

  在接入网中应用SDH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供理想的网络性能和业务可靠性。SDH的最新发展趋势是支撑以太网等业务接口的映射,于是SDH逐渐发展成为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基本思路是将多种不同业务直接或经过处理后再通过VC级联等方式映射进不同的SDH时隙, 而将SDH设备与二层乃至三层分组设备在物理上集成为一个实体,构成业务层和传送层一体化的SDH多业务节点,定位于网络的边缘。具体实施时相当于将SDH复用器、数字交叉连接器(DXC)、WDM终端、二层交换机乃至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MSTP网络设备,统一控制和管理。当然,这种融合不是一步到位的,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展,近期可以首先实现物理融合,最后再走向完全的功能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融合节点。特别是集成了VC级联,GFP,LCAS三种标准功能的新一代MSTP,不仅能增强自身灵活有效地支撑数据业务的能力,而且可以将核心智能光网络的智能扩展到网络边缘,增强整个网络的智能范围和效率。

  最新的发展则是将具有很好汇聚特性和优化的数据接入能力的弹性分组环(RPR)功能集成进来,最适合于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特别是在以太网业务带宽需求占绝对优势的场合。然而,由于RPR没有跨环标准,独立组大网的能力较弱,若利用与MPLS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跨环业务流配置成同一个MPLS标记交换通道,从而实现多个RPR环业务的互通和端到端业务调度。利用MPLS还能提供基于全网的流量工程,实现空间重用和带宽保证,提供有QoS保证的端到端业务连接,加强了支撑数据灵活联网的能力,应用范围则可以扩展到网状网等复杂拓扑结构。

  由于这种方案基于同步工作,对抖动要求严,且设备成本较高;其次,灵活生成业务的能力不足,因此主要适用于局间或POP间,以及大的企事业用户的点到点通信。

  3.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

  传统以太网属于用户驻地网(CPN)。然而其应用却在向包括接入网在内的其他公用网领域扩展。历史上,对于企事业用户应用环境,以太网技术一直是最流行的方法,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供电插口的第二大住宅和办公室公用设施接口。采用以太网作为企事业用户接入手段的主要原因是已有巨大的网络基础和长期的经验常识,目前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也都与以太网相兼容、性能价格比好、具有可扩展性、容易安装开通以及具有高可靠性等特点。

  对于公用网住宅用户应用环境,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采用有源业务集中点来替代无源点到多点系统的无源器件,使传输距离可以扩展到160公里之远。主要优点是专用接入,带宽有保证,每用户可以独享100Mbit/s,局端设备简单,传输距离长,成本随用户数的实际增长而线性增加,投资风险低,因而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成本较低。缺点是光纤设施专用,当需求快速增长且用户很密集时,空间需求和成本也随之迅速增加,因而不太适合高密集用户区域。

  由于计费、质量、管理、安全等多种因素, 以太网作为公用网接入方式尚需进一步改进。主要是以太网技术的固有机制不提供端到端的包延时、包丢失率、带宽控制,难以支撑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缺乏安全机制保证等。

  点到多点无源光网络系统

  1.无源光网络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纯介质网络,其主要特点是避免了有源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影片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还能比较经济地支撑模拟广播电视业务,即具备三重功能(triple-play)。据美国贝尔运营企业报道,采用无源光网络后每年每线可节约维护费用50美金,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其次,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最后,由于其光发送机和光纤由用户共享,因而线路成本较其他点到点通信方式要低,特别是随着光纤向用户日益推进,其综合优势越来越明显。PON的灵活组网能力和经济适用能力使其最适合于分散的小企业和居民用户,特别是那些用户区域较分散,而每一区域用户又相对集中的小面积密集用户地区。

  PON的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因为局端光线路终端OLT很贵,光纤和分路器等无源基础设施又必须一次到位,这样当用户数较少或用户分布超过某一限定距离时,单用户成本很高。另外,其树型分支拓扑结构使用户不具备保护功能或保护功能成本较高,影响了大规模发展。

  2.APON和BPON

  早期的窄带无源光网络是基于TDM的,性能价格比不好,已经自然消亡。一个 ATM 化的无源光网络(APON/BPON)可以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再结合无源分路器对光纤和光线路终端的共享作用,使性能价格比有重要改进。目前该技术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商用,在日本已经敷设了约50万线。

  然而,目前实际APON/BPON的业务适配提供很复杂,业务提供能力有限,数据传送速率和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其市场前景由于ATM的衰落而不确定。最后,从长远的业务发展趋势看,APON的可用带宽仍然不够。以FTTC为例,尽管典型主干下行速率可达622Mbit/s,但由于分路后,实际可分到每个用户的带宽将减小。按32路计算,每一个分支的可用带宽仅剩19.5Mbit/s, 再按10个用户共享,则每个用户仅能分得约2Mbit/s的带宽而已。显然,这样的性能价格比是无法满足网络和业务的长远发展需要的。

  3. EPON/GEPON

  近几年随着IP的崛起和发展,有人提出了EPON的概念,即在与APON和BPON类似的结构和G.983的基础上,设法保留其精华部分---物理层PON,而以以太网代替ATM作为链路层协议,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更低成本和更宽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EPON。这一思想在以太网界得到了积极响应,在IEEE802.3的旗帜下已经形成了初步标准GEPON。在实际中,EPON和GEPON的基本差别就是标准化,前者往往指非标设备,后者指符合IEEE802.3ah规范的设备。另外,GEPON的传输距离和分路比均比EPON有所减小。

  从EPON/GEPON的结构上看,其关键优点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的多层重迭网结构,主要特点有:

  ·消除了ATM和SDH层,从而降低了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

  ·下行业务速率高达1Gbit/s,允许支撑更多用户,每一用户的带宽可以更高,并能提供视频业务能力和较好的QoS;

  ·硬件简单,无须室外电子设备,使安装部署工作得以简化;

  ·改进了电路的灵活指配、业务的提供和重配置能力。

  IEEE802.3ah规范的GEPON技术的规范性好,上下行波长是 1 310nm和1 490nm,上下行速率为1.25Gbit/s,传输距离是10/20km,分路比是16,主要业务是数据和语声;增加一个1 550nm电视广播波长后,成为语声、数据和电视三合一的所谓“triple play”宽带业务捆绑服务,而这将是未来家庭业务的“杀手锏应用”。

  EPON/GEPON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和难以支撑以太网以外的业务。前者是由于采用8B/10B的线路编码,引入20%的带宽损失;而APON和GPON都采用NRZ扰码为线路码,没有带宽损失。再加上承载层、传输汇聚层、业务适配效率等原因,使EPON总的传输效率很低,大约仅为GPON的一半。

  4. GPON

  2001年,在IEEE积极制定EPON标准的同时,FSAN组织开始发起制定速率超过1Gbit/s的PON网络标准---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随后,ITU-T也介入了这一新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1月通过两个有关GPON的新标准G.984.1和G.984.2(速率提高到2.5Gbit/s)。按照这一最新标准的规定,GPON可以提供1.244Gbit/s与2.488Gbit/s的下行速率和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至少达20公里,具有高速、高效传输的特点。而且,GPON还在传输汇聚层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标准通用组帧程序GFP,这是一种可以透明、高效地将各种数据信号封装进现有网络的开放的通用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可以适应任何用户信号格式和任何传输网络制式,全面体现了业务提供商对业务提供的灵活性要求,而APON/BPON和EPON/GEPON对每种特定业务都需要提供特定的适配方法。由于采用GFP映射,GPON的传输汇聚层本质上是同步的,还使用标准SDH的125μs帧,因而使GPON可以直接支撑TDM业务。

  从提供的业务看,GPON不仅可以提供10/100Mbit/s,1Gbit/s的业务,而且可以提供VLAN业务和语音业务,事实上可以适应任何现有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适配要求。GPON不是制造商驱动的技术标准,而是一种运营商驱动的标准,因此具有更周到的运营利益考虑,速率更高,可达2.4Gbit/s;具有通用的映射格式,可适应任何新老业务;具有丰富的OAM&亚星游戏官网-yaxin222特点;对各种业务均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即便对于TDM业务也能高效无开销地传送。

  由于三种PON的主要成本都是光接口,因而其硬件成本相差不多,而传输效率是关键。GPON无论在扰码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承载协议效率和业务适配效率方面都是最高的,因此其总效率最高,等效系统成本最低。例如假设TDM业务占10%,而数据业务占90%,则GPON的总效率为94%,而APON和EPON分别为72%和49%。总的看,GPON似乎应该具有更广阔长远的应用前景。

  GPON和EPON/GEPON面临的共同挑战有:怎样才能在Ethernet/GFP上有效承载TDM业务并提供电信级的服务质量;其次,由于GPON和EPON/GEPON是点对多点的星形或树形网络,需要通过一个1+1并经过不同路由的光网络来实现电信级的保护恢复要求,网络成本将非常高;第三,目前GPON和EPON/GEPON设备成本主要受限于突发光发送/接收模块以及核心的控制模块/芯片,这些模块要么是技术不成熟无法商用,要么是价格昂贵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第四,GPON和EPON/GEPON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不太适合逐步投资扩容的传统电信建设模式,最适合完全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域。

  结束语

  总的看,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其中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适合从传统电话网向宽带网转型的过渡期应用;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我国的发展趋势将可能跨越APON、BPON和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GEPON开始,乃至很快过渡到GPON阶段。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大家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5 17:51 , Processed in 0.2802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