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5年拍摄出这张名为“创造之柱”图片,使天鹰星云成为宇宙中最为著名的星云之一。图片向人们展现了恒星诞生的云团,“创造之柱”中包含大量致密的称为“蒸发中的气体球”的星际气体,正是恒星诞生之处
这是在美国国家宇航局EarthKAM(中学生了解地球常识——让中学生们能够通过安装在航天飞机上的照相机对地球进行拍摄,然后再对传输回的照片进行分析研究)计划“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量任务”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完成拍摄后仅几小时,便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美国各个中学教室。
图中从上到下是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分别为木卫一爱莪、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得、木卫四卡利斯托,将它们放在巨大的木星旁边可以直观地看到大小对比。虽然它们均是1610年被伽利略和西蒙·马尤斯独立地发现的,这四个卫星却被昵称为“伽利略卫星”。
哈恩峰位于科罗拉多州西北部,是天文爱好者野营看流星雨与极光的盛地,该图片拍摄于英仙座流星雨极盛期,日落时极光乍现,天空笼罩着鲜红、绿、蓝色纱幕,与光的“喷泉”交相辉映。
这张海尔-波普彗星的照片由自亚利桑那州的一位名丹尼斯·杨的航空风景摄影师之手。
图中编号为BD+602522是太阳的40倍大、球形天体中充满高速碰撞的粒子,中间最小的气泡星云约有6光年宽
照片由友谊7号飞船中的一架照相机在格伦将近5小时的太空飞行期间拍摄
这张照片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2002年的一次太空任务中拍摄,这次任务最为生动的一个瞬间是宇航员John Grunsfeld 和Rick Linnehan 进行第三次太空行走时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换了一颗电子心脏。
图片描述的是某种意义上的行星创造过程:熔岩从管子里流到平台边缘,然后沉入沙地下面
这张红外照片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土星照片之一,2001年由位于智利的欧洲南部天文台的超大型望远镜拍摄
1998年2月26日,阿鲁巴岛。由于月球阴影的遮掩,形成了自然界最大的“眼镜”——日全食
图中显示的是火星Marineris峡谷中最深的部分,深度达5600米,图面向西方,显示峡谷的横断面中的南壁(左)与北壁(右)。
阔边帽星系也拥有巨大的凸出部分,这类星系可能比一些星系要年轻,尚未如其它星系那样发育出优雅的旋臂来。
暴怒的太阳释放出强力耀斑图片拍摄于2001年4月,时值太阳以11年为周期的活跃期颠峰。
航天飞机在离开发射中心向太空攀升的过程中,由于地球曲率,形成一条美丽的抛物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太空环境中心将2003年11月4日爆发的太阳耀斑确定为X28级,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记录的最大的太阳耀斑。
严肃的火星科学家对图片中的这张“脸”由智能文明建筑的想法嗤之以鼻,不过还是有无数人确信这一点,并认为美国国家宇航局有所遮掩。上述三张图分别由海盗一号在1976年、火星全球勘探者在1998和2001年拍摄的。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7年,拍摄地点在波利维亚的的喀喀湖。通过10个小时的曝光显示出银河系在南极周围旋转的明亮条纹。
该星云是由恒星形生时向星际空间喷射出的物质形成的,距地球约1000光年。从中央恒星吹来的星际风已经将其中心区域的大部分尘埃清除干净,从而使恒星直接暴露在外。许多类似的年轻恒星周围都有一个因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尘埃圆盘。组成这个圆盘的物质逐渐地以螺旋形向恒星运动,最后其中的一些和恒星结合在一起,使恒星的质量增加。另一部分则在与圆盘面垂直的方向
上被以每秒大约320公里的速度弹回星际空间,形成了两个方向相反的喷流。喷流在星云内部造成强烈的震荡,星际气体被加热发光
图片由三种不同的紫外线辐射能合成
伽利略”号飞船在距离木星尚有5个月路程时向木星释放一个探测器,两者于12月同时到达木星,在12月7日,探测器进入木星大气,并在58分钟的时间内落入木星204公里深处,同时向“伽利略”号飞船回传数据。
自阿波罗计划让12名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后,时光已经流逝了三十多年,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在月球上行走的照片仍然那么难忘,而另一些人,至今不相信这是确已发生的事实。
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拍摄的首张龙卷风照片,图中龙卷风尚处于早期形成阶段
在太阳系中,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是毫无争议的火山之王,它高达24公里,基部周长550公里。
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表示这幅图片突出了可能是新星诞生地的气体云,图片中的星云名叫NGC 1999,位于猎户座,距地球约1500光年
特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位于大家所处的银河系中心,也是离大家最近的特大质量黑洞。
这是对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的动态特性和最新演化的直观记录,猫眼星云距离大家3000光年,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向外抛射出的气体壳层造成的。这一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图像揭示出猫眼星云是最复杂的“行星状星云”之一,也正是由于它的结构十分复杂,以致科学家们甚至怀疑星云中心的恒星可能是一双星。行星状星云是天文学家专用以描述这一类死亡恒星向外抛射气
体物质形成的星云。
美国东部时间2000年6月20日下午8时3分,太空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宇航局发现了火星上有水的证据。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意味着红色行星上有可能存在着微生物生命
将太阳系九大行星主在同一幅图片中,可以直观地比较它们的大小与色彩上的区别。
如同戴上一个太空宝石王冠一样,锥形星云在麒麟星座中上升了7光年,其柱状物注定要演化成数不清的星星,甚至可能生产一些行星。
与人造卫星相比,由于处在360公里上空的低轨道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可以用独特的视角来看地球,最近,宇航员们利用其有利地势拍摄了一系列喜玛拉雅山的照片
类似海洋中的怒潮,该图片实际显示的是炽热的氢气和其它少量如氧或硫元素组成的泡沫海洋。图片由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表现的恒星形成温床——天鹅星云的一小块区域,该星云位于人马座方向,距地球约5500光年。
1984年9月, 夏威夷的Kilauea 火山熔岩石喷发达到450米高。
这张真彩照片显示从上空35000公里处看到的地球,陆地为南美洲与北美洲,图片由两个人造卫星的数据合成
在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中,一圈明亮的蓝色星群围绕着一个曾经是普通旋涡星系的黄色星云,仿佛是一个镶嵌钻石的手镯。这张照片前不久才公布,用来纪念“哈勃”太空望远镜自199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14周年。该星系编号为AM 0644-741,是所谓的“环星系”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位于箭鱼星座南部方向,距离地球3亿光年。
这是本年度最美丽的图像之一,由X射线、无线电和光学影像合成的半人马座显示一个骚乱中的星系,由内核的特大质量黑洞发出的高能粒子流将宽阔的尘埃带和冷气体切割成两部分。两个由温度高达数百万的气体组成的巨大弧形显示该星系曾在大约一千万年前发生过巨大的爆炸
这张“旅行者2”号拍摄的照片详细地展现了天王星环中持续颁布的小粒子,拍照时“旅行者2”号位于天王星阴影中,距离为236000公里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不久后爆炸。
这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向天文学家提供了漩涡星系的旋臂和尘埃云的详细信息。漩涡星系又名M51星系或NGC 5194星系,是许多恒星的诞生地,附近还有另外一个同伴星系NGC 5195,重力影响到漩涡星系中的恒星生成,这就是图中所显示的明亮的、红色年青星群
照片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使用数码相机在2003年1月26日实行最后一次任务时拍摄。几天后的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航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解体,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照片拍摄于1996年。“沙漏星云”MyCn18距地球约8000光年,是一个年轻的行星状星云
土星于2004年12月31日靠近地球,这是三十年来最近的一次。这张照片由“哈勃”望远镜拍摄于2003年9月份。通过家用小型望远镜也能看见土星的美丽光环
这张由“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展现了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混乱残余物的迷人细节,这颗超新星系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在1572年发现。图中色彩显示了不同的X射线能量,其中红、绿、蓝色分别代表低等、中等、高等能量。
这是一张低分辩率的冥王星表面图像。冥王星的一些数据:距地球最近距离为43.4亿公里,直径2301公里,绕行太阳一周需248年,有一颗卫星。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研究小组也许创造了新纪录,他们了发现宇宙中已知的最为遥远的星系。该星系距离地球130亿光年,是在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诞生的,当时宇宙尚不到现在年龄的5%。
这张金字塔黑白照片由卫星成像系统拍摄于1999年11月17日。
在这张照片中,“勇气”号在它挖掘的沟中投下一个阴影,它正在检查机械臂上的工具。照片拍摄于2004年2月21日,是它在火星上的第48天。
这张图显示了与巨大的太阳相比的地球的大小,图片中太阳巨大的冠状喷出物为2003年10月的太阳风。
围绕地球旋转的哈勃天文望远镜于2003年6月26日拍摄了这张照片,当时火星距离地球6800万公里,是自1988年以来距离地球最近时。
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获得这张图片,显示出环状星云炽热的气体环。
1999年12月美宇航局“哈勃望”远镜在成功实施了维修之后,捕获了一张行星状星云的宏伟景象:在一颗类似太阳的垂死恒星周围公布着炽热的残余物。由于通过地面望远镜看到的这个编号为NGC 2392的星云类似一张被皮大衣包裹着的面孔,因此天文学家将之昵称为爱斯基摩星云。在这张“哈勃”拍摄的图片中,“皮大衣”实际上是由彗星状物体围绕形成的圆环。
这是由卫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2日上午11时43分拍摄的一张纽约曼哈顿区的照片,其中显示的冒着白色烟尘的位置便是世界贸易中心双塔所在原址
这张照片由SOHO远紫外成像望远镜拍摄,显示出温度高达摄氏1百万度的日冤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这张麒麟座V838的扩展光晕图像与著名画家梵高的名作《星夜》非常相像
[此贴子已经被编辑于2005-1-15 0:07:2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编辑于2005-1-16 16:14:22编辑过]
|